自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恢复保险业经营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保险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作用日益显现。加入WTO以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保险业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完善,保险主体快速增多,保险中介市场逐步发育,产品创新日益满足市场需求。但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行业发展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投保容易索赔难,销售误导”等诚信缺失行为成为制约行业加快发展的瓶颈。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保险企业突破传统发展模式,逐步走向国际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2012年4月,中国保监会《行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体现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行业文化体系,将保险业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全行业科学发展的新高度。保险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根本和基础。在一个企业中,文化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却是最深层次的。要实现企业的整体转型,就要使企业价值理念渗透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文化机制。
(一)保险企业文化建设,要确立以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保险的本质特征是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依法合规、服务民生、锐意创新”是行业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保险企业作为行业的主体,是彰显和弘扬保险行业文化的基本载体。所以保险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以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将保险行业本质所决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实现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有效对接,才能将保险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转化为企业谋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从以往单纯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化为注重价值提升的内涵式发展,从追求单一的自身发展转化为重视与行业的协同发展。
(二)保险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突出鲜明的个性。
保险企业文化是保险行业整体文化的反映,更是保险企业自身文化的具体反映。当前,保险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保险主体在战略、竞争手段、保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互相模仿,差异性不明显,甚至没有差异性,阻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种同质化的竞争结果是保险公司发展的良萎不齐,很难带来保险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保险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往往大同小异,缺乏企业自身鲜明的个性,缺乏本单位、本地区的创新内容。
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企业文化首先是个性文化,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都必然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必定有支撑企业发展的经营个性,并外化为个性的经营方式、行为准则和品牌特征。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保险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坚持突出鲜明的个性,使企业在产品、服务、价值观、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企业信誉、品牌塑造等方面有别于同业,从而在经营战略上实行差异化战略。
(三)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者要起主导作用
在保险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原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企业文化会制约或者束缚企业转型;原有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思维、行为、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惯性,也会严重影响企业转型的推进。保险企业的文化建设,管理者要起主导作用。
著名的企业管理学家理查德-巴雷特提出:实现企业转型的三个基本要求中,首先就是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对变化过程进行积极驱动。领导者们的行动应该始终与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理念和行为保持一致,并树立榜样。企业管理者们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文化,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向下延伸,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企业管理者们要做企业文化的设计者,清晰地认知自身的企业文化内涵和本质;企业管理者们要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指导者,利用一切机会,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企业的员工,并随时指导员工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大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企业管理者们要做企业文化的培育者,培育出一批接班人,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持续。
(四)保险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执行力文化建设。
在保险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很多保险企业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尚未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其经营与管理、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些企业往往在文化建设方面虽有涉及,但多停留于表面,不易得到保险企业内部员工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同时,这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时缺少系统规划,没有通过有效的传导机制将其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和操作过程,不能很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应有的凝聚、带动作用。出现上述行为与文化理念相背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力的不足。
企业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力的强弱。首先,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要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激励者,还应成为实践者和执行者,为广大干部职工做好榜样。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要采取激励和约束机制并行的措施,提高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再次,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过程中,要把企业文化理念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规范标准。运用制度这一载体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设中。最后为了保证执行效果,企业还应树立文化典型,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职工文化执行的自觉性。
(五)保险企业文化建设,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保险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理念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文化具有延续性,一个企业随着自身的发展,其企业文化总是在不断适应环境,吐故纳新,淘汰落后成分,吸收先进因子。
企业文化必须要有传承,没有传承,割断历史,等于放弃企业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资产。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最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保险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是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来不断充实和丰富保险文化的内涵。但是企业文化也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等于葬送自己。正如《礼记•大学》论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时期保险企业所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更为迅速,竞争更为激烈,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可持续成长,必须保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响应。因此保险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环境为导向,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融合中兼收并蓄,架设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桥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从而形成内容健全、特色鲜明、一以贯之的文化体系,不断增强保险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保险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契机,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使文化与全行业科学发展的新高度匹配,是事关保险行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保险企业应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要素,努力构建和完善战略支持型文化体系,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新动力。
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